车蜡厂家
免费服务热线

Free service

hotline

010-00000000
车蜡厂家
热门搜索:
技术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资讯

实施积极区域政策培育经济新增长极

发布时间:2021-01-07 21:15:40 阅读: 来源:车蜡厂家

一、区域协调发展政策已初见成效

自5月份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后,《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横琴总体发展规划》、《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以及《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规划》于近日相继获得国务院批复。中国区域经济战略布局呈现出全面开花态势。

目前我国初步形成了以促进东部、西部、中部和东北四大板块协调发展为核心内容的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为把四大板块的区域发展总体战略落到实处,近年来,国家在区域政策方面着力采取了两方面的措施。一方面,努力增强区域政策的有效性。根据各地方的特点和需要,加强对地方发展的具体指导。通过组织制定省级或跨行政区的经济区规划或政策文件,细化国家区域发展总体战略要求,指导各地方明确发展定位。

另一方面,努力增强区域发展的协调性。注重对不同类型区域的分类管理,对于发展条件比较好的地区,特别是一些城市群、都市圈,鼓励其继续加快开发开放步伐;对于少数民族聚居区、贫困地区和边疆地区,加大扶持力度,坚持实行有中国特色的扶贫协作、对口支援和民族区域自治政策,促进这些地区发展经济和改善民生。

在区域发展战略和区域规划、政策的推动下,中国区域发展格局正在发生三个方面的明显变化。一是区域发展的协调性增强。2008年,东部地区以占全国9.6%的土地和37%的人口,实现了约占全国的54.3%的经济总量,继续保持全国经济发展重要引擎地位。中部和西部地区加快发展的积极性、主动性明显提高,发展活力竞相迸发,经济发展明显提速。2008年经济总量分别占全国的19.3%和17.8%,比2005年提高0.5和0.8个百分点,东北地区经济增速跃居四大板块首位,与东部地区的发展差距趋于缩小。

二是区域优势进一步发挥。各个区域发挥比较优势,明确发展方向,发展重心更加凸显,经济协调发展和平稳较快增长的基础逐步形成。

三是重点地区带动作用进一步增强。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京津冀都市圈等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继续加快发展,更好的发挥了辐射和带动周边的功能,与此同时,中西部地区又涌现出了一批经济增长活力强、潜力大的城市群和都市圈,逐步成为带动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新的增长极。

二、区域经济轮动在政策引领下将成现实

随着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经济圈的辐射作用日益增强,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重庆市、成都市、深圳经济特区综合配套改革试点(试验)推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和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提速等,我国区域间经济发展将更趋协调、互补和可持续,区域经济在政策引领下,将出现轮动高潮,也将成为经济增长的亮点之一。

1、区域发展理念变化为区域经济轮动创造条件

进入2009年,区域合作进一步深入。京津冀共同签署交通一体化合作备忘录,推进一批具体项目有效对接;上海与武汉签署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沪汉全面战略合作的协议》,深入开展七个方面的合作;浙沪经济合作洽谈会举行,会上签约了76个合作项目,总投资额193.7亿元,协议引资额191.3亿元;长三角地区金融协调发展取得进展,长三角地区已成为跨省、市资金流动最为活跃的地区;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与发展已进入到以环环相扣的细节推动区域合作竞争力形成的阶段,形成了多方面、多层次、多形式的区域合作新局面,泛珠三角区域合作机制基本建立。区域合作的稳步推进,将为区域经济的轮动创造体制、机制环境。

2、经济圈逐步形成使得区域轮动成为可能

随着城际铁路和高速铁路网建设,扩大内需以及东亚经济一体化加深,核心经济圈带进入多元化调整重组过程。一方面,沿海核心经济圈提升和拓展。即:以首都圈为核心,以山东半岛、辽中南地区为两翼,提升和拓展环渤海经济圈;以两岸交流合作的深化、国务院关于长三角地区进一步改革发展意见的实施和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为契机,加速形成东海经济圈;以珠三角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的实施、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建设以及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立为引擎,加速形成南海经济圈;另一方面,依托产业、人力资源、市场转移升级,内地将形成新的三个极化核心经济带,即:以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成渝地区、昌九地区为依托的长江中上游经济带;以中原地区、关中地区以及国家能源基地为依托的黄河中游经济带。

未来,经济圈的合理布局与综合开发,将成为推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重要力量。因为现代信息技术、快速交通技术与经济全球化的交互作用,既为生产要素的空间流动创造了条件,也为集聚经济超越单体城市和单一都市圈,在大城市群的空间尺度上实现更多、更高层级的发展红利提供了可能。

3、经济发展现实也促发区域经济轮动

随着中国现代化建设从“点”向“面”的发展和提升,从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等板块,到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等,东、中、西、东北等各个经济区域的发展呈现全面隆起之势。

沿海地区具有市场化、工业化、城镇化、国际化水平高的特点,是中国的发达地区,但是遭遇到市场需求缩减、要素价格上升等方面的压力。迫切需要加快结构转型和升级,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与高新技术产业。

东北地区具有城镇化水平高、城镇熟练劳动力比重高、商品粮基地面积大的优势,但是也存在老工业基地的体制转换与资源型转型等现实问题。一方面需要通过体制改革、技术改造、市场化重组等形式,尽可能盘活存量资源。另一方面也需要面向国内外扩大开放,引入新的投资主体,扶持新兴产业,加强产业创新与技术创新,在体制机制创新中形成一批带动性强、影响力大的主导产业群。

中部地区整体距离沿海发达地区较近,又有一定的矿产与土地资源优势,但是中部地区具有城镇化水平较低和资本相对缺乏的问题,并或多或少具有老工业基地、资源型城市转型以及贫困区域脱贫等问题。中部崛起过程中,一方面,要提高中部产业的专业化与价值增值水平;另一方面,要利用沿海地区与国外产业转移的机遇,促进中部与沿海的一体化发展。

西部地区虽然地域面积大、资源相对丰富,但面临的不仅有整体不发达的问题,还有防范生态环境恶化的现实问题。在西部地区基础设施供求矛盾得到缓和的基础上,构筑起西部稳定的生态屏障,发展以资源开发与加工、特色农副产品产业化等特色产业是其主要目标。

三、区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现实矛盾与问题

1、区域规划有待进一步完善

当前,在我国区域规划中,主要存在如下一些问题:一是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规划内容交叉、冲突较多,各类规划既各自独立,又互相交织,不同空间尺度的区域规划内容缺乏针对性,之间缺少必要的衔接和协调。二是规划内容偏重物质建设规划,对如何确保人们在获得教育、医疗、就业等公共服务机会均等方面重视不够。即使涉及,也是空泛的方向性的东西较多,可操作性的具体政策措施较少。三是规划内容受“政绩考核”影响较大。

2、财政转移支付还需进一步规范

目前专项转移支付名目繁多,一般性转移支付规模偏小。按照形成主体功能区的要求,完善区域政策,调整经济布局,还需要在机制上进一步完善,如资源和生态补偿机制就尚未形成。

3、公共服务均等化差距较大

由于公共服务需要加大政府投入,一些地方政府缺少应有的财力,从而缺乏提供基本公共服务的能力。这种由经济发展程度的差别导致基本公共服务的差距,经济发展水平决定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的情况,仍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尤其是在中西部地区,地方平均负债水平比较高,有的地方政府连正常开支都难以为继,不可能保证基本公共服务的大规模投入。

4、地区保护主义抬头,影响生产要素跨区域合理流动

在目前的经济体制条件下,各行政区域实际上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单元,政府事实上承担着本地经济发展的重要责任。正因为如此,各地方政府以“我”为主,着力强化经济发展目标,着力提高自我发展能力,着力实现比较优势最大化。在竞相加快发展的同时,必然要形成一定程度的竞争,各自追求利益最大化的结果,有可能诱发地区保护主义行为。最近,为保本地经济增长,有的地方出台“购本地货”的优惠措施,还有的提出优先保证本地居民就业等,就是比较典型的地区保护主义。

四、未来区域经济发展趋势

2009年以来,在中央政策的积极鼓舞下,多个地方的基础设施建设启动,对当地去库存、经济拉动明显。日前,不少地区密集出台政策,积极落实中央政策。在中国区域战略调整的大背景下,预计未来几年,中国区域发展将呈现出以优化开发区为龙头、以重点开发区为主导,以限制与禁止开发区为依托,促进东、中、西部地区优势互补,减轻资源环境承载压力,实现区域间统筹协调全面发展的趋势。

华东与华北部分地区作为国家主体功能区的优化开发区域,将成为提升国家竞争力的重要区域,全国重要的人口和经济密集区,以及带动全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龙头地区。政策上将把提高这一区域增长质量和效益放在首位,保持区域经济持续增长,提升参与全球分工与竞争的层次,率先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率先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长三角发展路径选择是主攻附加值和产业能级高、发展空间大的高端、现代制造业,现代服务业也迸发出勃勃生机。比如,江苏省增强有效投入,加快了调结构、促转型的步伐。今年上半年,江苏三次产业全面增长,其中服务业增加值增长12%以上,高于地区生产总值1.1个百分点。全省新医药、新材料、新能源和环保四大新兴产业快速增长,尤其是新能源产业实现63%的增幅,光伏产业、风电装备产业的规模、产值、销售额均居全国前列。来自江苏省科技部门的信息表明,今年以来,江苏高新技术产业完成投资额、新开工项目、高新技术新产品增幅以及专利申请量,均居全国前列。

在政策的指引下,预计未来长三角区域的产业结构将进一步向第三产业倾斜,金融、文化、软件、信息、旅游等服务业与高技术产业将成为今后这一区域的主导产业;同时船舶制造、精密仪器制造等高端制造业也将有一定发展;经济增长将继续保持稳定。目前,这种结构趋势已初露端倪。

中南、东北地区,国家在政策取向上将在实施促进中部崛起与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的同时,进一步落实区域发展总体战略,拓展发展空间,控制开发强度,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加快经济发展,承接优化开发区域的产业转移,承接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区域的人口转移。预计未来中南、东北地区在新区域战略的影响下,重化工业化产业、机械装备制造业以及电子信息、生物技术等高技术产业比重与规模将逐渐扩大;城市化、工业化发展将呈现出双加速态势;区域经济增长速度仍将持续提高,在产业升级与城市化加速的带动下,其发展速度将高于全国平均增速。

西北、西南地区,国家在政策取向上将在进一步推进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同时,限制大规模、高强度的工业化和城镇化开发活动,保护其现有的生态环境与自然资源,通过相应的财政补偿,使其公共服务和生活条件得到改善;通过提高人口受教育水平,人口自愿并有能力转移到其他区域,减轻人口压力和就业压力。西部地区由于担负着维护生态与保护环境的使命,所以能源消耗相对较大、污染较为明显的工业制造业将不会进一步向西部转移,可能保持现有产业格局,基础设施建设和旅游业未来将成为西部地区主导产业。在工业进一步大规模扩张受到限制的条件下,增长速度难以有大幅提高。

当然,随着一系列政策安排、项目布局落实到位,中西部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水平将再上新台阶,将为中西部地区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培育新的增长极创造良好的发展条件。

五、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

新经济(310358基金净值,基金吧)地理学派对内生区域增长差异的研究表明,由于报酬递增条件下区域差异演化的路径依赖作用,区域政策既不是可有可无的,区域政策的使用又必须慎重行事。不能因为区域差异随运输成本的下降而先扩大后缩小就消极地实行地区封锁,人为地设置和扩大地区间贸易壁垒只会延长“核心一周边”发展差距的存续时间。积极的区域政策应该是在促进区域开放的同时,扶助和鼓励落后地区大力改善基础设施和交通环境,以本地区的优势资源为依托培育和发展具有强劲产业联系的加工制造业,变资源优势为产业优势,形成产业集聚的良性循环,缩小与发达地区的差距,最终走出不发达陷阱。

1、完善区域经济的基本制度框架

区域经济学的理论认为,区域利益获得机制与规则是区域经济关系形成与演变的基本原因。区域框架作为趋于制度的基础是区域经济关系协调的中心。在缺乏基本的制度基础时,政策与规划本身很难科学化、合理化。而区域制度基础的完善有两个标志,即区域管理机构设置合理和区域划分框架明确合理。

行政区域和经济区域的关系从根本上说是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的关系。行政区域应以一定的经济区划为基础,使行政区划与发挥区域优势相结合,与实现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相结合,与依托中心城市组织合理的经济网络相结合。一方面,行政区划应以经济区划为基础,适当调整行政区划及其建制;另一方面,经济区划应尽可能保持一定行政区域的完整性,力求行政区划与经济区划的协调与统一,这是我国地方体制改革的重要方向。

2、重视规划的非经济内容与可操作性

首先,更加重视非物质发展规划的内容。一方面,强化人民生活质量的内容,可适当增加就业、老龄化、房地产、科技文化教育、社会福利、娱乐休闲等事项;另一方面,重视对文化和历史的保护与利用,在开发建设中要注重提高包括文化、地方性以及历史传统的挖掘和保护。其次,以空间资源配置为重点,强化空间的指导和约束功能。要以空间资源配置为重点,更加注重按照开发力度和强度进行空间划分和引导,提出相应的规划策略,而不是停留在按照空间利用的具体功能进行空间配置上,从而为规划方案对空间利用的弹性应对和对空间开发的刚性控制,提供可操作的引导。再次,更加重视政策表述,强化区域政策设计。确立以政策表述为主的区域规划内容,特别是要强化空间政策表达,实现区域规划和政府行为的衔接。

3、明确区域政策,培育市场体系

现在,我国资源配置是依靠市场机制来进行的,区域产业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必须适应市场机制作用的要求,为此,要加快培育市场体系即包括理顺价格关系,发展商品市场特别是要素市场,改造区域市场,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全国市场体系等,以市场的发展和完善增强区域产业政策制定和实施的推动力。市场的主体是企业,区域产业政策的效果如何,最终看企业对他反应的灵敏程度,通过企业的具体活动,实现区域产业政策的目标。

4、进一步优化国土开发格局

打破行政区划的界限,构建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各类经济区,增强区域经济的活力和带动力。优化国土开发格局,就是要在调整国土开发格局的基础上,按照资源、环境与人口、经济相均衡的原则,统筹规划、优化开发、合理布局。引导人口相对集中居住,产业相对集聚发展,形成以开发区为重点的新型工业化发展模式,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的城镇化发展模式,构建均衡、和谐、高效和可持续的国土开发格局。

5、全面推进区域合作,引导生产要素跨区域合理流动

遵循市场经济规律,突破行政区划界限,形成若干带动力强、联系紧密的经济圈和经济带。通过区域经济一体化促进区域发展均衡化,也就是在经济区内以发达地区带不发达地区,形成区域整体发展,引导生产要素跨区域合理流动,核心是促进人流、物流、资金流加快流动。首先是产业一体化,重新规划区内产业发展,以资源优化配置、效率最大化为原则,加强产业分工合作,形成区内产业的有机联系;其次是市场一体化,形成区内市场资源和要素的有效组合,促进贸易顺畅发展,要素自由流动;第三是基础设施规划建设一体化,形成区内公共资源共享。

6、加大转移支付力度,加快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保障各地居民享有大体相同的公共服务、实现各地区生活条件的基本一致是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目标。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近年来中央财政不断加大税收返还和转移支付力度,力争使全体公民都能享受基本公共服务,享受改革开放的成果。今年,中央财政进一步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加大转移支付力度,落实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财税优惠政策,推进地区间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今年中央对地方税收返还和转移支付合计的金额将达到28889亿元,增长31.3%。尽管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对于平衡各地财力,特别是保障落后地区政府的正常运作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目前中国各地财力差距依然十分巨大。需要继续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加大对落后地区特别是广大农村义务教育、公共卫生、基本医疗、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投入,深化收入分配制度等领域改革,继续扶持贫困地区发展,努力消除贫困,使各地区的人民都能享有均等化的基本公共服务。

7、强化“经济导向”,协调利益主体关系

中央和地方博弈关系深层次的原因在于制度。当区域经济增长与环境问题发生矛盾时,从经济利益的角度来讲,地方政府一般都会倾向于看得见摸得着的政绩评价指标——当前利益。因此中央政府应积极改变博弈参数、引导博弈方向,推进政策制度体系创新,实现有利于政策执行的博弈均衡。未来应进一步整合中央和地方利益,健全监控和责任追究制度,完善政府间信息沟通机制,转变政府政绩考核导向,确立地方政府“执行文化”。

执笔: 胡少维

如今,我国区域经济已呈现多极发展、齐头并进的态势,新一轮的区域改革试验也进入到深化阶段。在国家区域政策的引领下,区域资源配置、产业分工、基础设施建设、原材料供应、劳动力转移的规模和范围,都将形成一系列需求扩大、结构升级、经济增长的循环,区域整合、轮动将进入加速期,为新一轮经济增长增添巨大动力。

南京皮肤科医院排名表:引发湿疹的原因是什么呢?

南京皮肤病研究所在哪个位置_白癜风治疗药物有哪些

南京皮肤病研究院_夏季白癜风患者的护理措施

宫颈糜烂分为几种类型

重庆哪个医院看牛皮癣专业